【www.doejyt.com--案例反思】

 教学随笔:一段有辱斯文的耻辱
在高考的前夕,不少高中演绎了高三学生撕书洒落纸片的一幕,真可谓是创造了教育里有史以来的独特风景。
虽然对于撕了一些什么书,以及参与的人到底有多少,我们尚不清楚,虽然对于撕书行为的心理背景,我们也并不全然了解,虽然出于理解和同情,我们并不能过分地指责那些撕书的青年学子。但我还是要说,此等行为,的确有辱斯文。
在世界诸多优秀民族中,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失尚书的传统,也不缺失嗜书的心向,更不缺失敬书的基因。因为尚书、嗜书和敬书,不单单是出于传递文化的需要,更是因为书养育了人的心灵,丰赡了人的精神世界。因此,从来的读书人,几乎都是对书充满热爱和敬意的人,也极力反感那些沾污书的行为。
当然对于书的热爱和敬重,也是出于对于给予我们书的人的一种恭敬态度。因为在书写的文字里,刻画的是他人辛劳的痕迹,流淌的是他人美好的情怀,闪现的是他人灵动的智慧。因此,对于书的热爱和敬重,是对他人劳动的关切,也是对他人情怀的怜悯,还是对他人智慧的尊重。它所映射的便是一个书生的高雅情怀和高尚人品。
故在古往今来的眼光里,大凡具有高雅情怀和高尚人品的读书人都是以温文尔雅,敦厚谦逊的形象而被人称道的,并时常冠以“斯文”之名。而在特定的情形下,甚至还会以“斯文”来代言文化和文明,以凸显人对于文化和文明的虔诚和崇尚。
到了新的时代,虽然不一定要以“斯文”的形象来约束和规范,但“斯文”里所崇尚的对圣洁文化的虔诚之心,以及对人格的正面塑造和期盼,不管到了什么时代,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变革,那是不能动摇的。因为它是维系社会美好的唯一凭借。
是的,在当下的社会里,摆脱过多的人为束缚,张扬符合社会诉求的个性,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张扬个性并不等于恣意妄为,如果脱离了社会公德,超然于我们传统文化里诸多公共认可的常识和规范之外,那是要慎重的。比如高三学生撕书的行为,它不但有损“斯文”形象,也是对圣洁文化的一种亵渎呀。
虽然,在目今物欲横流的当下,有辱斯文的人并不少,但就其学校教育而言,教育的职责就是为了培养一代有知识,有素养的人。当我们的儿童,以及青少年与学校共同生长的过程中,让学生具有一颗知崇尚礼的心,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是从来的教育,也是今后教育的终极旨归。
而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当然是有缺点的好学生。因此撕书之举,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你想,倘若我们日常的教育关注了学生的人性育化,注重了美好人格的引领和塑造,还会有这样近似野蛮的事件发生吗?因此,当我们看到2014年高考前,陕西长武中学学生棒殴制止撕书老师的事件后,也就不足为怪了。那是我们教育自食其果的一种外在迹象。这和我们某些家长倾其所爱,最终反受其害的案例一样呀。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旋律,在历史进程的轨道上,刻画了一道标示新纪元的符号。而今,高考前我们的高中学校掀起撕书的狂潮,当然也会给历史留下痕迹。可是这样的痕迹,却不会是可歌可泣的传说,而是教育里一段有辱斯文的耻辱。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xueziliao/2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