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计划总结】

青山区初三语文元月调考质量分析

区教研室安自勇  钢城十一中黄玉琼   五中唐红

一、试卷特点

语文试卷呈现出两个变化。

1、  组卷方式有所变化。选择题集中到了试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主观表述题做适当的区分;打破原来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依次排列的结构,将这三大板块调整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板块,共七个大题,21道小题。

2、  题型和分布有少量调整。现代文阅读仍然从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入手考查,但考点“词句理解”换为“内容探究”,分数减少了1分。文言文重在考查理解能力,词语的理解仍然为6分,但考查的内容从常用实词扩展到常用虚词,范围更广;句子的理解增加了2分,但是题型以主观表述为主。

试卷呈现三大特点:

1、  试卷的很多素材都来自课本。

2、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这一点与高考保持一致。注意课内字音、字形、词义、语病、语段等基础知识,同时增加了文言虚词的考查,这与高考语文命题方向相吻合。

3、  注重考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首推写作题,素材来源于最近报刊报道较频繁的一位优秀社区医生的事迹,在探讨“这剂良药的价值”时,学生可以从材料中找到许多“药”,还能找到它的多种价值,从而引导考生从现象更轻松地从现象入手找到问题的本质。

 

二、全区学生优秀人数及比例、合格人数及比例,低分人数及比例。

学生有效人数为5024人,110以上分数1人,100以上有82人,占全区学生的1.6%;96分以上253人占5.04%,72分以上为3465人占68.97%,不及格人数为1306人占25.99%,其中低于50分的有180人占3.5%。全区均分为76.67分。数据分析发现合格率依然偏低,不合格人数显得庞大,一次性考试不合格人数占180人,形势不太乐观。

 

 

三、全区各题平均分及各校得分的描述与分析

全区各小题平均分分别是:1小题2.49,2小题2.73,3小题2.28,4小题2.03,5小题2.44,6小题0.99,7小题0.92,8小题2.00,9小题2.63,10小题2.34,11小题1.33,12-1小题1.88,12-2小题1.54,13-1小题1.48,13-2小题1.92,13-3小题1.86,13-4小题1.79,14小题2.05,15小题1.26,16小题1.60,17小题2.90,18小题0.93,19小题2.01,20小题2.34,作文29.31分。

 

四、全区得分薄弱题质量分析

全区得分较好的小题是1,2,3,5,9,10以及13小题古诗文默写理解运用,20小题。学生掌握课内字音、字形、词语填空、语段衔接、文言文实词虚词理解、古诗文默写理解与运用、口语交际不错。但是在病句判断、说明文阅读、文言文语句翻译以及内容理解、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选题和分析图表、材料作文写作方面得分不理想。

6、7、8题是说明文阅读考查。《太湖石》的得分低的原因是学生不适应题型变化,对选择项中的干扰项辨析不清,做题中过于重视答案选项孤立辨析,却不重视对文本的细心阅读。其二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薄弱。值得老师们注意的是此题题型虽变,但是考点并未有太大的变化。第6题考的是说明内容的要点概括及说明内容的层次梳理。7题考的是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文本的耐心阅读。8题考的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准确理解,还要提醒的是”苏东坡”选项的列出应是基于对说明文知识的准确性的考查。所以,后阶段备考依然指向说明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上。

 

主观题部分(12至20题五中唐红分析)

12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重点实词的翻译。满分6分,均分3.46分。

典型错误:

(1)小题,绝大多数学生对“得兼”、“舍生取义”的翻译很准确,却忽视了“如”字的翻译,能翻译出假设语气的学生少之又少。被扣掉1分。

(2)小题,对“甚于”、“辟”的翻译学生完成的不错,可是有不少学生不能理解此句的意思,主观臆断,只按着字面意思翻译,常常把句子的意思正好理解反了,出现了“所讨厌的没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患难来了也要去躲避”,这样的翻译当然为零分。还有部分学生把握不准此句的语气,想当然的翻译成反问句式、感叹句式、双重否定句式,失分严重。

错误原因分析:

在老师的强化记忆下,学生们对重点实词的记忆背诵还不错,可这只是机械的记忆,一旦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生就不能通顺的翻译句子,更谈不上对句式语气的理解。

 

13题,考查名言名句的识记,学生总体完成情况不错,满分8分,均分7.07分。

典型错误

(1)、“叶”、“汗”“再”三字错的较多,评分标准里强调错一词全空没分。

(2)、第一小题很多学生没有填,存在记忆上的空缺。

错误原因分析:

平时老师们很重视学生的诵读,所以对那些千古名句多数学生都能朗朗上口,而在《蜀相》一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显然不如后面的三、四联那么有名,老师如果没有强调全诗背诵默写,学生就容易忽略了这一句。不少学生对诗词的诵读只停留在朗读背诵名句上,并没有真正体会句子的内涵,所以才会“叶”“夜”不分、“汗”不辨“汉”、 “再”“在”混淆。

 

现代文阅读部分

14题,考查的是学生要点概括的能力,满分4分,均分2.13分。

典型错误:

(1)不少学生的答案是“被贬前”和“被贬后”,按时间来区分,停留在表象。

(2)不少学生只抓住了欧阳修的对待人生的态度这一方面来写, 两个答案都与此有关,一空填“修养”,一空填“品格”,只能得2分

(3)部分学生在回答“人生经历”这一要点时,把握不住答题关键,多表述为:欧阳修出身寒门、发奋苦读等具体事件,不会归纳成仕途经历、人生际遇、人生命运等。

 

15题,考查学生的品味、赏析句子的能力,满分3分,均分1.68分。

典型错误:

(1)此题评分细则里提供了4个得分点,分别是拟声词的运用、排比的修辞、形容词对神态的描绘、时空久远的渲染。可是在实际回答中,学生通常就只能从拟声词妙用的角度或是排比修辞运用的角度来赏析,能够同时达到两个得分点的学生少之又少.。形容词对神态的描绘、时空久远的渲染这两个得分点很少有学生考虑到。有的学生就是提及了,也是表意不清,很难得分。

(2)在完成效果表述时,多数的学生能抓住题干的“哀怨悲戚”一词作答,但依然有不少学生不回答表现了怎样的效果,丢分很可惜。

 

16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满分4分,均分2.08

典型错误:

(1)、很多学生答题不全面。只答了其中一点,如只答醉翁亭历尽千年历史不减魅力或仅答欧阳修的品格影响后人等。失分2分

(2)、有的忽略了对文题“千载”的理解,只答文中的醉翁亭是表面,内在含义代表了欧阳修的精神等。

(3)、还有不少的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完全不正确,以为在回答题目的作用、目的等,因此不少学生的答案为“表达了欧阳修的敬佩、欣赏”、“号召我们学习欧阳修……”“激发读者兴趣,为下文做铺垫”、“想告诉我们这篇文章为欧阳修而写”等等

 

17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学生的总体完成情况较好。满分4分,均分3.29

典型错误:

(1)、少部分学生不能审读题目中“品读名人的方法”中的“方法”二字,回答的是读了本文的启发,或是欧阳修对待生活不幸的态度给人的启迪。

(2)、不立足于本文,想当然的回答自己的读书的心得,如“静心阅读”、“大声朗读”、“完成读后感”等等。

(3)、答非所问,不回答如何读名人,只答如何做人,甚至大段照抄文中表现主旨的句子。

 

现代文阅读错误原因分析:

审题不清,概括不准、表意不明、理解不透这些阅读中共性问题依然存在于多数学生身上。虽然我们的老师在平时也针对性的做了不少的训练,可是多是就题答题,学生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很少去对老师概括归纳的答题方法进行小结反思。考场上一旦换了一篇文章,反映出来依然是能力低下。

今后的教学建议:

1、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一定不要追求数量,追求一节课能完成多少篇阅读,讲解完多少题的答案。而是与学生一道,引导他们在仔细地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先理清文章的文体特征、行文思路、中心主旨、篇章结构等,真正做到“读在前”。

2、在学生答题时,教会他们审读题干的方法,找准关键词、把握得分点,要求学生尽量用条理性来回答表述。

3、下笔作答之前,要求学生的回答要紧扣文本,回答思路要能由浅入深,思考问题要全面,角度要多样,尽量把握住原文中的核心词、短语或句子,不要做大段的摘抄,要学会提炼概括。

4、完成一篇语段阅读后,要留出几分钟全班交流反思,回顾完成阅读的每一个环节,自检、互检,找出阅读及答题过程中的疏漏之处。

 

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

18题,考查的是确立选题的知识点。满分2分,均分1.06

典型错误

(1)、口号式: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等

(2)、活动形式:例:举行“我们的环保”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句末加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新视野》里特别强调过选题的句末是不能有标点的。因此这次句末的标点我们统一扣一分。

(4)、具体的做法:比如“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垃圾分类回收”等

 

19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表述能力。满分3分,均分1.82

典型错误

(1)、用直接的语言表述图表的内容,未作结论式的概括。例如“18岁以下没人开车,18—30岁的有2.8%的人开车……”,或是“开车的老年人比青年人多”等

(2)、表达不严谨,例如 “年龄越大喜欢开车的人越多”,类似的这样表述非常多,我们一般会扣1分。

(3)、还有极少数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角度有偏差,答案是: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数呈现老龄化状态。

 

20题是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完整、准确。满分3分,均分2.39

典型错误:

(1)、以外人的口吻间接表达

(2)、陈述理由与自己上学的交通工具无关,如“使用环保袋”、“不随手扔垃圾”等

(3)、交通工具随意变更,如步行、跑步、骑电动车上学等

(4)、理由和环保无关

(5)、没有称呼、语言表达不得体。

 

今后的教学建议:

(1)、综合性的学习依然不可忽视审题训练

(2)训练学生表述的严谨性、规范性的答题依然是重中之重。

 

21材料作文写作

全区学生作文平均分为29.31分。其中0—20.5分段有298人,占全部考生的0.58%

21-30.5分段有2403人,占全部考生47.5%;31-34.5分段有1595人,占全部考生的31.5%;35-39.5分段有686人,占全区考生的13.5%;40-44.5分段有67人,仅占1.3%;45-50的有4人,仅占0.04%。数据显示作文为所有题中的最低得分项,是学生丢分的重灾区,有些学生得分低得让人欲哭无泪。作文之难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心头大患。

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材料内容复杂蕴含深刻,提示语多重设问。读懂旨意单纯明确的材料,抓住意思明确的提示语进行写作,学生是不难做到;但是此则材料可以梳理出很多的切入点,到底哪个点才是核心意思呢,良药这个比喻指什么,从材料来看是指王争艳医生,那么王争艳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学生很难在经过材料理读和连续发问后还能头脑清晰地思考,最后只能糊里糊涂的想到什么写什么了。

第二,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解读材料不仔细。材料共有四句话,一二句之间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第二句具体解释了王医生被市长授予上医之境的原因;二三句之间是具体到概括的关系,第三句是一句总结性评价,精炼的回答了第一句。第四句是与第一句呼应,都突出了王医生的社会效应。同时它还解决了良药的喻体是指王医生。最佳题意理当围绕第三句来写。但是很多学生对材料随意肢解,胡乱解读,一片乱像。

第三,对她的价值为什么要提倡发扬的思考不深入,显示学生认识水平的欠缺。大多数学生仅能认识到她得到病人的赞赏,市长的嘉奖,荣誉的获得;再深一点的认识到能温暖病人的心,改善医患关系等,很少能认识到她对我们心灵的警醒,对社会风气的沉淀作用。

第四,论证过程问题频发。有的不能联系实际,困守材料;有的素材积累贫乏,没有材料文章空乏;有的只有材料没有分析议论薄弱;有的事例游离逻辑混乱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影响得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作文基本功不牢靠。相当多的学生语言杂乱不知所云,书写混乱难以卒读,文章半截不明就里等,还有少部分学生抄一篇凑一篇交差了事,这些问题要在平时训练中纠正,尤其是班级里的学习态度不好,语文水平差的学生。

建议:

1、后阶段复习备考重点抓审题训练。训练的材料要类型丰富,有旨意明确的,也有包蕴丰富的;有的材料间并列关系,有的又互相包含;有的正反对举,有的互为因果,总而言之,训练要类型丰富,扩开见识。重视提示语的推敲,其问题答案或关键词的内涵从材料中寻获,不要游离在外。重视出题者的情感意向理解其命题意图也是审题训练中要注意的。

2、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训练思路结构,训练论证方法,训练事议结合,训练语言严密与简练等,多用微格训练方法进行。

3、重视能力薄弱学生的写作。重塑信心,找出亮点,教给方法,给以模式,以得合格分为目标进行训练。

4、加强素材的积累。学生能拿出的大多是无意注意的素材,要提醒学生多一些有意 注意的材料,多关注社会生活,多留心社会热点,多看一些必要的新闻评点和社会观察,也可以读一些类似的报刊杂志。这样是一部分写生有材料可写不至于空洞,一部分学生有新鲜材料写不至于老旧,一部分学生有切合的材料可写不至于牵强附会貌合神离。

5、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分析能力。在平时教学以及素材积累的训练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问题,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看问题,能多角度观照现象,思考生活。这一点的尤其要在水平较好的班级里得到体现。

 

 

 

 

 

 

 

 

                                                         2010-1-31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xueziliao/2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