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历史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主题图,引出活动。
这些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摆的?
二.  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 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   你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在哪看到过?
            3.你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算呢?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1.   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么做。
            3.   这剩下的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1.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3.  你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算呢?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   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三)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知识
 
要求:(1)独立完成。
      (2)说一说的是怎么想的?
(四)练一练
          1.   把上图中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2.   比较算式,初步理解余数与陈数的关系。(余数要比除数少)
三. 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小棒)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学生基本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anxuean/2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