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案例反思】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二节    弹力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弹性形变,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及探究,体会弹力及弹性限度,总结出弹簧测力计使用步骤与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难点:用微小形变的显示来说明压力支持力等属于弹力。

【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弹力球、微小形变光学显示器、弹簧测力计、钩码

学生分组:钢尺、小弹簧(废圆珠笔中取出)、橡皮筋、橡皮泥、面团、细竹棒;装红墨水带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带挂钩的弹簧、带刻度的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小活动

 


明确目标  【复习提问】

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演示】

用弹弓将软塑料玩具小鸟射出。

【引导思考】

打弹弓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力的哪些作用效果?

是什么样的力将玩具小鸟射出?

由此引入课题:弹力
----力的一种 回顾回答: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很容易回答出:拉弹弓使之发生形变,产生弹力使玩具小鸟射出。 小活动复习导入,比仅用学生预习过的书上的图片导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了解弹性形变,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节主要内容,有目的地去听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一:
弹力

 


1、 弹性与弹性形变。

 

2、 塑性与非弹性形变

 

3、弹力的产生:物体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 弹力


4、 微小形变引起的弹力:

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即时训练一: 【小实验】

两个手在同一高度,向桌面同时释放两个小球:
弹力球和湿润未干紫砂泥做的等大的小球。
展示弹回的弹力球和泥球的形状。

【引导分析】:

1、你观察到哪些不同现象?

2、 弹力球和泥球形状的改变有何不同?

【分组体验】

观察桌面上提供的器材,哪些有弹性,哪些有塑性?并说出你的判断标准。

【分组提供:钢尺、小弹簧(废圆珠笔中取出)、橡皮筋、橡皮泥、面团、细竹棒等】


【归纳板书】

弹性和塑性的定义。

【过渡提问】

有弹性的物体就一定有弹力吗?

【演示】

弹簧的压缩和拉伸过程中,弹力产生的过程。

(引导:拉伸过程中,形变方向?手的感觉?)

【引导总结】

弹力:物体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温馨提示】
演示:弹簧拉伸:用力过大时,不能复原!
提示:物体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设疑】

生活中弹力有哪些应用?

【投影】

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图片:蹦床、头球、射箭、撑杆跳等。

【投影】

下列图片哪些属于弹力应用?

 

生活中的推力、压力、支持力是否属于弹力?

【演示】

用手向下压直尺,直尺发生明显的弹性形变,它对手指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属于弹力。

【提问】

茶杯放到桌面上,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不是弹力?你如何判断?

【过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装置来放大桌面的变化。

【动画简介】

利用动画讲解,微小形变光学显示器,演示桌面承受压力时的弹性形变的工作原理。
 

【实验演示】

利用微小形变光学显示器,演示桌面承受压力时的弹性形变。

【分组实验】

利用装满红墨水厚壁玻璃瓶和细管组装微小形变演示器,组织分组实验。

【归纳总结】

生活中的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其实都是弹力。

见附件一 

仔细观察现象:

 

 

 

据引导和观察思考总结出物体弹性和塑性


分组活动:
观察辩析
回答并展示:
桌面物体的形变过程,说出判断标准。
当撤销力时,有些物体能恢复原状,有些不能。个别同学提出疑义:小弹簧不能复原。

 

 

 

利用小弹簧体会弹力产生过程。

 

 

 


对应解释:刚才个别同学提出的疑义:小弹簧不能复原。

思考回答。
体会弹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思考讨论

作出各种不同的判断。

 

 

 


观察、思考、分析。

 


讨论回答。意见不一。
看是否发生形变。

 

认真观看理解。

 

 

 

 

 

 

观看演示,增强信服感。


体验微小形变。

 

 


利用小实验便于学生直观形象的建立起概念。

 

 

 

 

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受和认识,便于理解概念。

 

 

 

 

 

 


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严谨的科学态度。


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增强学生感官认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便于学生明明白白的学。

 


增强感官认识。

 

 

 

增强可信服性。
探究二:
弹簧测力计
1、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
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3、使用: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4、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即时训练二: 【提问】

我们在使用弹簧时,在它的弹性范围内,若用的力越大,则它的伸长量会怎样变化?

【演示实验】

在黑板上一点按住弹簧上端,在下端逐渐挂钩码,并在黑板上分别标出弹簧下端对应位置。

【引导总结】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对力进行测量。(添画补充结构:指针、挂钩、刻度盘)

【课件展示】

弹簧测力计简单结构图。

【展示】

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引导分组实验】

据以前学过的测量仪器(如刻度尺、温度计等)的使用,你能否参照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书,结合课本第7页实验要求,来总结一下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展示】

让一生展示称量过程,大家共同修正或补充其操作要点。


【引导总结】

弹簧测力计使用口诀:使用之前三观察,指针量程分度值;力的方向沿伸长,来回 拉动防卡壳;视线要与刻度平,示数稳定再读数。

利用课件图片展示各种测力计。

见附件二。 

据体会回答:会越大。


学生总结: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其他学生补充:
1、在弹性限度内。
2、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了解弹簧测力计设计及组装。

 


明确任务:
1、回顾所学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认真阅读说明书。
3、完成课本五项要求。
4、总结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展示梳理操作要点。

 


学生补充。

 

 

讨论回答。 
可用备好的带刻度纸板的支架,直接来做,也可以借助黑板、粉笔来展示。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便于培养学生构建的思想及意识。

 

 

1、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新仪器的方法,学会使用说明书。
2、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自己思考总结使用规则,学生更容易接受。

 

培养学生擅于归纳的能力。


增强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析能力。
三、归纳总结

 

拓展提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总结)(知识内容小结见板书设计)
还有哪些疑问?
阅读自学:材料的力学性能。 从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总结
互相质疑、解惑。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自省能力。

课堂检测 见附件三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至5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弹力
一:弹力
1、弹性与弹性形变------弹力
2、塑性与非弹性形变
3、弹力-----物体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微小形变引起的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二:弹簧测力计
1、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
3、使用方法:
使用之前三观察,指针量程分度值;
力的方向沿伸长,来回 拉动防卡壳;
视线要与刻度平,示数稳定再读数。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小活动导入比仅用学生预习过的书上的图片导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在本节这些抽象的概念形成时,给学生演示了大量小实验,并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受和认识,便于学生概念形成。
3、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理的理解时,在黑板上展示,并显示其构造过程,能给学生启发式体验,潜在的培养学生创造意思。
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探讨时让学生利用所学及说明书,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自己感知、体验以便理解,在理解弹性和塑性时,用时偏多,可据实际情况,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及图片点到为止即可。
2、在让同学们了解微小形变引起的弹力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留给学生充分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在其中一个班级试用,没想到同学们能提供了很多方案:如水滴法、小钢珠法、放大镜法等。再后来学生甚至讨论到了用铅球占固体粉末,而不宜用红墨水涂抹,看在桌面上铺的纸上留下的是点还是面来判断它的微小形变。这样处理虽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些淡化主题了。
附件一:
1.下列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压弯的锯条         B.拉长的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瘪的橡皮泥
2.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撑杆跳高
B、弓箭射击
C、玩具弹簧枪射击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答案:1、D   2、 D
 附件二:
请判断下列操作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答案:a、正确使用方法
b、弹簧测力计倒拉,指针未指零
c、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直线上
d、指针未指零就使用
附件三:【课堂检测】
1、 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__ __,分度值
为____,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2、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
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 大于5N                    B. 等于5N 
C. 小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
4、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
      在“0”刻度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
      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
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6、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答案:1、0-5N  0.2N  3.4
2、C 3、C 4、A 5、A 6、D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xueziliao/1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