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应用文】

《渔歌子》课例读后感


今天我研读的是《渔歌子》课例。本课例中给我的启示有:

一、通过选图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干老师在上完《渔歌子》这首诗的细读之后,向学生出示了两幅《渔父图》让学生选哪一副是本诗中的渔父,学生很快指出左边渔夫是本诗中的渔父。这说明他们对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比较好的把握。检查学生对古诗文的大意或者主旨是否理解,给几个图让学生选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段。王崧舟老师编的《文言启蒙课》的《精卫填海》中的习题,有一道题是根据课文对精卫鸟的描写选出哪一个图片是这只鸟。听过一个千课万人的课例《司马光》。当中用用“司马光砸缸”这一套邮票让学生排序,以形象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再次回顾事件经过。

二、承认在深度问题上老师主导的优越性。老师问这两个渔父为什么一个“得意”一个“失意”。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太难了,所以没有必要让学生再次浪费时间,干老师直接讲述了到家的渔父和儒家的渔父有什么不一样。这再次引起了我对如何平衡以老师主导和以学生主体的思考。之前上《童年》整本书阅读,我让每个学生针对这本书提一个最让自己疑惑的问题,设想以他们的提问为教学起点传道解惑。然而,问题收上来之后,我很失望。由于这本书的时代社会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他们对书中很多生活常识 和背景知识不理解,提的大多是与此相关的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对文本的主题和形式上更深的东西基本没涉及。这当然与我之前的指导有关,也与学生的阅读视野、思维习惯等有关系。但是摒除这些,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绝大多数对文本的理解难以深入。如果老师读出了深层意味,未尝不可以直接告知学生。比如这篇课例,关于儒道哲学,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懂得的,老师完全可以主导性强一点,告知学生。老师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在心里留下印象,说不定哪一天这些句子就会在学生心里复活。循循善诱启发出来的不一定都是精华,所以我认为不必过于纠结于哪种教学方式。我在读余映潮老师的课例时,发现他也“灌”,一篇文章好在哪,他条分缕析地给学生归纳好,让学生记笔记。我相信,用心的学生记得多了,自己就会简单地品鉴课文了。

三、开发“母题”的价值。这两年流行的群文阅读有很多可以“群文”的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母题”。本课例中,干老师学习了《渔歌子》《江雪》《离骚渔父》三个文本,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母题。《离骚渔父》的选择刚好填补了前两首诗中两位渔父未说出的话,让学生更理解儒家渔父的痛心和道家渔父的通达,达到了很好地互为阐释的效果。我们的日常教学常常就课论课,拓展的不多,就算拓展,也未能充分发挥拓展文本的价值。以后遇到这类经典母题一定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学价值。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xueshengzuowen/3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