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应用文】

《上好小学语文课》读后感
                                          
      本学期,我们集体拜读了《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这本书。本书作者王林波老师,不单单只是用华丽的语言去写思考的重要,更重要的是借助了小学多名教师上课的思路和做法,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说法。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公开课,完美并不美
      前一段时间我上了一节阅读课,这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开始我是从网上查资料,了解上阅读课应注意什么,主要讲什么内容。但是,并没有找到我想要的,都是笼统的说法,没有具体的。后来,我在学生的图书角里看见一本《绿野仙踪》,我问孩子们都看了么?他们都说看了。我便大体看了一遍,觉得故事很有意思,里面的故事情节环环紧扣,人物的命运让我们猜测不到。接着,我便看了一遍电影版的,又让学生看了一遍。课前,我便和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让他们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人物的话进行评析,我在讲解。
终于,在准备了两三天之后老师们听课了,我们就按照之前说好的,各有各的任务,这一节课上的还算好。
       但是,看了这本书后,让我陷入沉思……平时我们的课堂,一波三折,不完美,也不好看,但是却真实,而且真实的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我们每学期的公开课,都是那么完美,流畅的教学课堂让我们折服,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这让我突然想起了有一次在电视中听到台湾的一位教授评课时所说到:“大陆的孩子真是聪明。”突然觉得这种委婉的批评让人警醒:孩子们能够对答如流,他们都会了,我们还教什么?
在许多公开课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是时,我们都会看到一个个高高举起的小手,他们争着抢着回答问题,那场面让人激动不已。然而,在听胡老师讲《找春天》的时候,老师在提到“音符”一词时,孩子们沉默了,稍后也只有一个人举手,这冷清的场面似乎有些难堪,有些尴尬,但这绝对是真实的课堂,学习就是由不会到会的成长过程。王老师请会的同学回答问题并介绍方法后,又教给学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原来,完美的课堂有时并不美,磕磕绊绊的课堂因为真实却显得美丽而极具魅力。
      二、回归生活,激发真情
      在每堂课当中,尤其是学习重点课文的时候,我都会让学生反复朗读,每次,听到孩子们有声有色的读书声,我不禁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有时,我们的课堂太过理性,一味的追求科学性、精确性,使得原本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使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变成了乏味的技术之学、知识之学,人文价值却流失了。就拿朗读来说吧,往往先划分节奏,再标出重读字词,结果学生只会刻板的停顿,机械的重读。这种忽略情感体验、忽视语感训练的做法只会误人子弟。
因此,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力求回归生活世界,将知识和生活相融合,让学生读句子、想生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有感情的范读进行朗读指导吗?当然可以,不过那样的话,学生也只能是鹦鹉学舌,虽惟妙惟肖,可惜“音”到而“心”不到,缺乏生命的灵性,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回归生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们有所感悟而真情流露,进而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体验,让朗读的魅力尽情展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但我们却有着用好教材的义务。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那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从来都不取决于教学文本,而主要取决于教师。一个看似平常的教学文本,在良师手里照样能出彩,即使教学文本堪称经典,碰到庸师也会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所以,我想说,这本书之所以打动我,在于他是一个勤奋的师者。里面不但给我们介绍了老教材教出新理念,还给我们详细说明了教师的板书怎样变得精彩,复习教学方面的知识。王老师的许多思索对我很有启示,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潜心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思考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xueshengzuowen/3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