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说课评课】

《化石吟》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这篇课文处于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这一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张锋的《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这首诗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感情丰富。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积累“万载、奇幻、葱茏、优雅、卓越、海枯石烂、叹服”等词语;认识化石的作用,丰富科学知识,掌握一点阅读科学抒情诗的基本方法;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觉运用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养成在朗读中学习诗歌的习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这一科学知识的兴趣,进而主动认识化石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在课外进一步了解化石、探究人类进化、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培养学生保护现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难点:始终“化石也能唱歌”的理解

(四)、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布置预习。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布置预习包括生字,段解,以及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五)、课时

依照课标把本课定为一课时。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制定教法学法。由此,我对学生做了客观的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对诗歌这一体裁并不陌生。感受过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并且七年级学生对古生物等未知的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体会诗歌的美,大自然的奇妙以及科学的伟大。并且,我针对课文的理解、学习参差不齐的情况,在问题的设置上也有难易之分。
   三、说教法学法

对本课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朗读法: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非诵读不能体会其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情感之美和音乐美。

2、联想和想象法:亿万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记录,科学家据此复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根据诗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绘出想象中的远古世界,并以优美的语言,有条理的思维描画一翻,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3、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我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以下的学法: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歌曲《木鱼石的传说》,在歌中有一句歌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就这句歌词提出疑问:“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理解,使学生明确:石头虽然没有生命,但在特定的历史、特征、环境下,也会保存和传递一些信息,留给后人去研究。这就是会唱歌的内涵。通过这一阶段探索性的讨论,使学生对课文中“化石也能说话”这一问题找到一个答案,为学本诗打下思想基础。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2、提问什么是化石?(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回答。)

3、学生初读“化石”。

4、学生听读“化石”,(教师播放示范录音)学生思考课文题目中的“吟”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化石及其作用,丰富科学知识。使学生经过预习和初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通过朗读的方法初步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三)研读和赏析

1、学生品读“化石”,体会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色。(结合以前所学诗歌作答。)

2、学生思读“化石”,思考诗人是怎样重现已经逝去万载的世界的,沉睡了亿年的石头又说了什么话?(小组讨论作答。)

设计此环节目的是学生在不断的品味思考中,学会阅读诗歌的学习方法并能概括出诗歌的内容及语言特色。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四)自主解读

1、再读诗歌,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有哪些,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全班讨论解答。

通过赏析和质疑这种形式,不仅能澄清文中一些模糊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拓展延伸

1、读诗离不开想象。诗中说“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讲述那奇幻的神话。”假如你就是那一枚小小的化石,沉睡地下亿万年后刚刚苏醒,你要想世人讲述怎样的故事,诉说怎样的心声呢?(先在小组讨论,再向全班交流)(投影各种化石图片)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化石图片或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开拓学生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联想想象的能力。

(六)总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中去慨叹、遐思,这更多的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有化石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从小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七)作业
      1、请大家在课后去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自然和人文遗产,我们应该利用怎样的科学方法去保护和研究它们?
      2、小作文:A、假如我是化石……
                 B、假如我是恐龙……

开放性作业,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从二者中选取一个完成,一方面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令一方面增强学生保护现有环境的意识。并能很好的发散学生的思维。
     (八)、板书设计、

化石吟

发问想象

 

遐思飞跃

 

 

回答呼应

]

真相揭示

 

信息保留

生命演绎

自然重现

 

科学伟大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xueziliao/3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