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说课评课】

《登高》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登高》这首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的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一单元为唐诗单元。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在历代诗歌中独领风骚。它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主义和审美价值。而李白与杜甫又是唐诗中的“绝代双骄”,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们学习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领会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高考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有鉴赏诗歌的能力。而每年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中的答题难点,也是诗歌鉴赏类题型。综观考试大纲中诗歌鉴赏的考点,主要内容无外乎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鉴赏诗歌的语言(即炼字);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即炼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进行循序渐进,有侧重点的诗歌鉴赏训练,是不容忽视的。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让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圣杜甫及其作品特点。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2、能力目标:
在正确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恰当地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通过对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来感知诗歌意境。
思考感悟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3、德育目标:
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增强学生心中的祖国意识并培养其爱国情怀。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审美情趣。
学习体会诗人“位卑末敢忘忧国”的博大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根据杜诗的内容主题和风格特点,我将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学习重点:
在反复有感情地吟诵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怀。
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情景再现,从而体会诗歌意境。
2、学习难点:
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名句。
揣摩本诗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初步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二、说教法
结合诗歌类本文的特点,本节课的教法我设计如下:
1、美读情读法:
朗读是诗歌散文类文本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人常道:书读三遍,其义自现。又说:好诗不厌千回读。对于学生,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记忆,朗读有利于感知诗歌意境,朗读有利于揣摩诗人感情。因此学习本节课重点在于朗读。
2、整体感知与局部赏析(即锤炼字词)结合法:
本节课首先在师生反复诵读和领略意象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把握全诗意境。要目有全牛,高屋建瓴。其次通过嚼文咬字的方法赏析诗歌字词、句子,能目无全牛,从细节入手进一步鉴赏杜诗语言特点。
3、问题导引法:
根据学情由浅入深,先整体后局部地设计一个个问题,用这些问题作为扩展延伸学生思维的灯塔,一步一步地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这些有梯度的问题,以及教师恰逢其时的追问,逐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此外,课堂中还运用了讲析法、点拨法、对比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学生可以用到的学习方法有:
1、诵读默读结合法。
学生在学习本诗时,大声地,有感情地诵读,可以理解诗文内容,揣摩诗人情感;而默读则可以让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运用并发挥其形象思维全方位地感知意境,安静地去潜心体会诗歌的主题。
2、分小组合作探究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有人说,学生的智慧与潜力是一座金矿,还需要教师挖掘出来,它才会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我们引导学生把独学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群体交流、讨论,通过相互间思维的砥砺、碰撞,肯定会比课堂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要更有效果。
3、利用学习资料和网络资源求知法。
关于诗文的体裁特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简介及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可以事先将知识点通过教辅资料以及网络资源了解清楚,并能及时地补充在课本上。这样在课堂上就会如虎添翼,收效良多。
此外,还有旧知识纵向类比法、圈点批注法等方法也可以在学习本课中运用。
四、教学过程:
本课预设课时为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为了减轻学生在学习新课中的畏难心理,我便从复习旧知识入手,设计了如下导语:
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我们熟识的描绘秋天的名句有哪些?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深秋。  ——李煜《相见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我趁机总结:这些诗词中的秋天有的是绚丽的,有的是凄凉的,有的是清新的,有的是寂寞的,有的是哀愁的。那杜甫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登高》一课。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词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这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心里历程和精神世界。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引自《中国古代学习诗歌散文欣赏》2页赏析指导)
1、点读,初步把握诵读技巧。
   对于杜甫,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已经学过很多他的诗作。而安史之乱的这段重要历史,历史教材上也详细讲过。因此我先让学生介绍,最后我再进行补充。
1、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因官职人称“杜工部”、“杜拾遗”,美称“诗圣”。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百姓苦难生活的诗篇。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有初中学过的《望岳》、《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作品集有《杜工部集》和《杜少陵集》。
2、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杜甫的盛年正逢安史之乱,一生做过参军、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之类的小官,一生艰难困顿,颠沛流离。这首诗写于55岁时,他半生怀才不遇,而今又四处漂泊,年迈多病,生计窘迫。这时候登上高楼,个人的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在湘江的一叶孤舟上。
(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文内容、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当然,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引自《中国古代学习诗歌散文欣赏》39、40页赏析指导)
1、点读,初步把握诵读技巧。
即先指定一二名学生朗读,老师与其他学生听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的正误、节奏停顿、声音高低,语速语气以及情感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听读后讨论指出。
2、范读,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
这一环节由教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在范读中指导学生与前一环节的朗诵对比揣摩,用心体会。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停顿: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语气语速:低沉舒缓、铿锵有力,注意抑扬顿挫、重读、拖音。
3、情读,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这一节放开让学生大声吟诵,自由朗读,学生可坐可立,不拘形式,尽情地将全身心投入诗境之中,并用自己切身体会“以意逆志”地去品味诗歌情感。(此环节也让学生分小组pk、赛读)
(四)文本探究
在文本赏析时,我准备用先整体感知后局部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1、诵读之后,你认为全诗的整体意境和感情基调是什么?
通过学生发言,师生共同修正补充归纳,形成以下共识:
整体意境:冷清、肃杀、凄切、寥阔、深远、雄浑等。
感情基调:哀愁,苦痛、悲怆、愤懑等。
2、首联中描写了哪几种意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试讨论分析。
   风(急),天(高),猿(哀鸣),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文通过迅疾凛冽的寒风,高远莫测的天空构成了一种寒冷肃杀的环境氛围。而古典诗词中猿猴向来以鸣叫声音悲哀凄凉闻名(此处可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三峡》中的句子“ 猿鸣三声泪沾裳”来加深体会),而鸟则是一只离群索居、孤独低飞、久久徘徊的鸟,其悲凉与孤独之情也油然而生。而渚和沙都是冷色调,这也与整首诗的意境相吻合,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共同为全诗奠定了冷寂凄凉的基调。
3、请运用丰富地想象和联想,以散文化的笔触来描绘这首诗。
这一题设就是一个课堂小练笔,旨在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培训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练习,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把枯燥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生动的画面,这一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
在练习与展示环节,也有学生尽管优美的文笔,却把颔联描绘得富有诗情画意,与全诗的整体基调不符。比如,有学生把“无边落木萧萧下”描写成了“在那个秋叶纷飞的季节里,一地金黄,这唯美的画面定格在杜甫的眼前,他顿时心潮起伏”。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及时提醒并指出问题所在。
在第2、3题的设计中,我旨在让学生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鉴赏诗歌,因为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时要能置身诗境,仔细体会所有意象的共同特点,并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那个特有的境界中,才能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引自《中国古代学习诗歌散文欣赏》22页赏析指导)。
4、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包含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吗?试做具体分析。(课后题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运用该题是结合考纲中的“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考点训练。本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要学会知人论世,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并且要紧扣文本进行思考感悟。结合诗句和背景我们会得出杜甫离家万里,时值悲秋,漂泊他乡,身逢战乱,人到晚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国家多难的痛苦之情。当然学生不可能分析得面面俱到,只要能答出四种左右就应该肯定和鼓励了。
5、人们都说颔联是千古佳句,将悲秋的情感推到了极致。试分析原因。
  这一题是诗歌炼句题型训练,主要指导学生从紧抓语言风格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体会关键词句的内涵等方面来思考分析。这是本文的难点,突破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鉴赏技巧的指导点拨。
师生明确: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诗人愁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酌选“无边”和“不尽”两个词语使“落木”和“长江”这两个意象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给全诗带来了强烈的渲染力和表现力。读者不仅在视觉上对夔州秋景有了直观感受,更是带来了听觉上的冲击,使人仿佛听到了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秋叶被席卷而走,怒涛一泻万里、咆哮而来。正是因为这些意象情景交融,才会在气势上显得磅礴而浩大。
另外,要引导学生联系“秋叶落而一年将尽”的时令特点以及旧知识《论语十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年华似水”的成语,进行类比思考,学生不难得出体会出这句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即抒发了诗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凄怆之情。但是整句诗却“哀而不伤”,“不尽长江滚滚来”又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执着之情,给人以开阔雄壮、坦荡豁达的心理感受。
6、试借本首诗来说说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有的质朴自然,有的含蓄隽永,有的绮丽典雅,有的沉郁顿挫。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也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境界、情感方面进行赏析品味。此题可以指导学生将“沉郁顿挫”这四个字拆开来思考分析。
   师生明确:沉郁,即深沉忧郁,一般指人的心理感受。因此,学生纵观杜甫的代表诗作《春望》、《秋兴八首》、《登高》等就会发现诗人的悲伤忧愤之情贯穿始终,大部分诗作蕴含了博大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而本诗中诗人万里飘泊、年迈多病、孤单无依、一事无成的悲怆更是奔泻而出。
   顿挫,即抑扬顿挫。也就是指杜诗语言上铿锵有力,落地有声的艺术特点。这在学生反复诵读中比较容易揣摩得到,借用艾青的名言“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因为有了这份对国家、人民厚重深沉的爱,杜诗自然显字字千钧,刚劲有力。
(五)课堂小结
   结束语:我们汉字中的“愁”字是“秋”下面一个“心”字。“自古逢秋悲寂寥”也许是千万个迁客骚人的普遍情愫。而杜甫,悲愁却不仅是源于个人。他无论穷达,都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誉为“诗圣”。
(六)布置作业
  搜集诗词中关于“鸟”的意象,整理归纳并分析其内涵寓意。
  作业设计为学生对于旧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训练,以及考点中关于诗歌意象鉴赏环节的把握与积累。
(七)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沉   首联:悲壮秋景
                       写景         
郁   颔联:生命短促          时势维艰         
                                                故被誉为“诗圣”
 忧国忧民
顿   颈联:老病孤独
                       抒情
挫   尾联:忧心如焚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xueziliao/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