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数学课件】

第1篇: 初三数学课件教案

《切线长定理》教案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

(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

1、切线长的概念.

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2、观察

利用电脑变动点P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猜想

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PA=PB.

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

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

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OPA=OPB(如图)等.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归纳:

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

6、的基本图形研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P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

(二)应用、归纳、反思

例1、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

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

求证:AC∥OP.

分析:从条件想,由P是⊙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是切点可得PA=PB,APO=BPO,又由条件BC是直径,可得OB=OC,由此联想到与直径有关的定理垂径定理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于是想到可能作辅助线AB.

从结论想,要证AC∥OP,如果连结AB交OP于O,转化为证CAAB,OPAB,或从OD为△ABC的中位线来考虑.也可考虑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证,可获得多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连结AB.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OPAB

又∵BC为⊙O直径

ACAB

AC∥OP(学生板书)

证法二.连结AB,交OP于D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AD=BD

又∵BO=DO

OD是△ABC的中位线

AC∥OP

证法三.连结AB,设OP与AB弧交于点E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

OPAB

=

C=POB

AC∥OP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分析和解题略)

反思:(1)例3事实上是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请学生记住结论.(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对角互补.

P120练习:

练习1填空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_______,APB=________

练习2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和CE的长.

分析:设各切线长AF,BD和CE分别为x厘米,y厘米,z厘米.后列出关于x,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求出结果.

(解略)

反思:解这个题时,除了要用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和之外,还要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通过对本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

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

(1)这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

(2)学习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归纳基本图形的结论

3、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作业

教材P131习题7.4A组1.(1),2,3,4.B组1题.

探究活动

图中找错

你能找出(图1)与(图2)的错误所在吗?

在图2中,P1A为⊙O1和⊙O3的切线、P1B为⊙O1和⊙O2的切线、P2C为⊙O2和⊙O3的切线.

提示:在图1中,连结PC、PD,则PC、PD都是圆的直径,从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此图是一张错图,点O应在圆上.

在图2中,设P1A=P1B=a,P2B=P2C=b,P3A=P3C=c,则有

a=P1A=P1P3+P3A=P1P3+c①

c=P3C=P2P3+P3A=P2P3+b②

a=P1B=P1P2+P2B=P1P2+b③

将②代人①式得

a=P1P3+(P2P3+b)=P1P3+P2P3+b,

a-b=P1P3+P2P3

由③得a-b=P1P2得

P1P2=P2P3+P1P3

P1、P2、P3应重合,故图2是错误的。

第2篇: 初三数学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在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总结和运用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另外,通过对有关资料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4人一组,准备3个实物学具一个计算器,实验报告单、长尺子、绳子、毛线、皮尺、拴着小铁球的绳子

1、复习周长的概念及学过的圆的相关知识。

师: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并且学习了长方形的正方形周长。回忆一下什么叫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

生:围成长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

生: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

师: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指的是哪儿?

师:我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圆形,拿出来互相指一指,看一看哪儿是圆的周长!说完讨论: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关于圆的周长,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3)圆的周长可以计算出来吗?如果可以,公式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和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解决:

(1)自己先想一想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想出来了,就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反方最好;如果想不出,就和小组同学请教一下。

(2)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并举例验证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

(3)小组合作认真测量圆的周长,并准确计算,填写试验报告单,填写完成后,总结出试验的结论。

(4)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汇报交流。

1、交流“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用绳子绕圆一周,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再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绳子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生2:我们小组是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线,这时候圆就正好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片的周长。

师:大家非常了不起,虽然这些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我们思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 都是把圆的周长这条曲线先变成直的线段再来测量。

师:把曲线间接变成一条线段来测量的,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以后会经常用到,即化曲为直(电脑演示)

2、交流“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老师手中有一根拴着小球的绳子,老师转动绳子,仔细观察小球转动时走过所路线是什么图形?(圆形)

师:这说明测量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圆,具有局限性,我们必须得找出一个能够普遍适用的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我们接着交流第二个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哪个小组解决了?

生:我们小组一共有四个圆, 的直径最短,它的周长就最短, 的直径最长,它的直径就最长,所以说,圆的周长一定与圆的直径有关。

师:他们小组说的真是有理有据。还有那个小组可以像他们一样,这样有理有据的来说明自己的看法呢?

生:我们小组 的直径最短,它的周长就最短, 的直径最长,它的直径就最长,所以说,圆的周长一定与圆的直径有关。

师:你们说的和老师课件要演示的内容是一样的,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

(屏幕上有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如果我以这三条线段为直径画出三个圆,按你们的说法,哪个圆的周长最长?为什么?

师:看来圆的直径能够决定圆的大小,由此看来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真的有关系,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渎比值,总结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总是3点多。

生读。

师: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圆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难道是巧合吗?看一下屏幕上刚才的圆是不是也有这种关系!

师:看来无论是大圆还小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换句话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总等于3点多(板书)。根据这个结论,你们推导出圆的周长怎么计算了吗?

3、交流“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师:看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资料,一定能为大家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所启发。

师:大约2000年前我国有一部数学著作叫《周毕算经》书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精确的,但这个结论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

师:为什么说周长是直径的3倍不精确呢?我们来看(出示)在这个圆内画了一个多边形,数一数它有几条边?

师: 我们把边长相等的六边形叫正六边形,观察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与这个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相等),那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是圆半径的几倍?(6倍)是圆直径的几倍?(3倍)也就是说这个正六边形周长与圆直径的比值是3,我们继续看,这个圆形的周长比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怎么样?我们刚才说过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直径的比是3,那么这个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要比3多一些,所以我们说周三径一的说法不精确,这个3是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比值的近似值。

师:如果我继续分,我把这个圆等分多少份?(十二)我把几个顶点用线段连接,会得到一个多少边形?(正十二边形)那这个正十二边形的周长也比圆的周长怎么样?(短)但和正六边形的周长比,它的周长更接近圆的周长,这个正十二边形与圆直径的比值为3.105852,这个比值比正六边形与圆直径的比值更接近于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

师:如果接下分,我把这个圆等分成二十四份,那我会得到一个多少边形?想像一下这个正二十四边形的周长就更怎么样了?(演示)

师:按照这个想法继续分,接下来我们会得到一个正四十八边形,那么它的周长会怎样?与圆直径的比值的会怎么样?

师:也就是说在圆内所做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那它的周长是怎样?(更接近圆的周长,它的周长与圆直径的比值也就是更加更加更加接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准确值了。

师:刚才我们所研究的这个方法就是1700年前我国著名数学家刘灰提出的用“割圆术求圆的周长和直径比值的方法,

(2)介绍祖冲之和圆周率。

继刘徽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沿用了刘灰的割圆术的方法,继续研究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

师:老师读,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个直径3.3333米的大圆有多大,每条边长只有多少?0.852毫米长,想像一下这个正多边形的周长已经和圆的周长怎样了?(非常接近了)然而祖冲之没有停住探究的脚步继续分割,到正24576边形,每条边与圆已经紧密的贴在一起了,正是由于祖冲之的这种不懈努力的精神,最终他算出了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板书)这个结论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比欧洲早了至少1000年,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我们真的应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但人们对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数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人们逐渐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而且这个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现在人们运用计算机能够算出小数点后上万亿位。

师:这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指导书写π

师: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如果参与到我们计算中会非常麻烦,所以实际应用中我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 π,如果已知这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板书)讨论一下怎样求它的周长?

师:如果知道圆的半径是5厘米(板书),那它的周长呢?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完成了这节课的最终目标,得到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 和c=2πr,牢记这两个公式,以后大家会经常与它们打交道!

四、巩固练习,迁移应用。

师: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下面我们用新知识做一些练习!

1、计算小球所走路线的长。

3、一张圆桌的直径是9分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钟的分针长1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5、神州六号航天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迹是一个圆形,已知这个圆形的直径约是1.34千米,它飞一周所行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2米.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三圈? (接头处忽略不计)

学生谈收获。

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圆周率,的确圆周率π它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它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多与π交朋友,把π真正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课下作业:用我们今天的知识,去测量、计算,看看旗杆的直径和周长各是多少?

第3篇: 初三数学课件教案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分析、教法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流程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仍是进一步讨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2、教学目标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本节课的设计中除了探究3教师参与多一些外,其余时间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点、引、激、评,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2、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寻求、抓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准确列出方程来解答。因此课堂上从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等一系列活动都由生生交流,兵教兵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流程分析:

本节课是新授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可分为:

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由学生展示课前参与题目,集体订正。目的在于回顾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并且引出本节学习内容—— 面积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审题,找寻等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对“正中央矩形与封面长宽比例相同”题意的理解,使学生明白中央矩形长宽比为9:7,从而进一步突破难点: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比也为9:7,为学生设未知数提供帮助。之后由学生分组完成方程的列法,以及取法。讲解中注重简便设法及解法的指导与评价。

放手给学生处理,以学生合作完成为主。突出利用平移变换为主的解决方式。多由学生分析不同的处理方法。

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方法以学生畅谈收获为主。

共3个题目,前两个为必做题,全员均作;最后一个选作题,可供学有余力学生能力提升用。

第4篇: 初三数学课件教案

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一节课,在今后的解题及几何证明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重点,本课的难点是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在说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总结。 这样既突破以下难点又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新的学习征程:

(1)突破直线和圆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公共点,让学生讨论,最后明确否定(因为直线和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公共点,那么这与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就可以作一个圆,相矛盾)

(2)把直线在圆的上下移动,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让他们发现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揭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归纳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突破直线和圆有唯一一个公共点是直线和圆相切(指直线与圆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它与有一个公共点的含义不同)。

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中结合问题结合本节课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理解这节课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揭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归纳、演绎、类比的思想方法,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思想,并且将新旧知识进行了类比、转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了角色。

第5篇: 初三数学课件教案

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

2.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销售利润”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活动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3归纳、总结

活动4运用新知拓展训练

活动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提出矩形面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

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解决生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小结,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学课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

现有60米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场地,

(1)若矩形的长为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若矩形的长分别为15米、20米、30米时,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3)从上两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回答.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两变量的关系.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发现两变量;

(2)学生是否发现矩形的长的取值范围;

通过矩形面积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

你能找到篱笆围成的矩形的最大面积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矩形面积有关的量.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准确的建立函数关系;

(2)学生是否能利用已学的函

数知识求出最大面积;

(3)学生是否能准确的讨论出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运用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3]

提问:

由矩形面积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后得到:

(1)由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是最低(高)点,可得当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大)值.

(2)二次函数是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从面积问题中体会到函数模型的价值;

(2)学生能否利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4]

问题:

我班某同学的父母开了一个小服装店,出售一种进价为40元的服装,现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

该同学对父母的服装店很感兴趣,因此,他对市场作了如下的调查:

如调整价格,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

请问同学们,该如何定价,才能使一星期获得的利润最大?

问题:

能否说最大利润为6125元吗?

问题:

该同学又进行了调查:

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则此时该如何定价,才能使一星期获得的利润最大?

教师展示问题,某同学的父母该如何定价呢?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函数模型解决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1)本问题中的变量是什么?

(2)如何表示赚的钱呢?

师生讨论得到:

设每件降价x元,每星期售出的商品的利润y随x的变化:

y=(60-x-40)(300+20x)

=-20x2+100x+6000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0≤x≤20

当x=2。5时,y的最大值为6125

由学生分析得出:

应对市场作全面调查,有降价的情况,那么涨价的情况呢?

设每件涨价x元,每星期售出的商品的利润y随x的变化:

y=(60+x-40)(300-10x)

=-10x2+100x+6000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0≤x≤30,

当x=5时,y的最大值为6250.

由上述讨论可知:

应每件为65元时,每星期的利润最大,最大为6250元.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利用函数模型时是否注意分类了;

(2)在每一种情况下,是否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了;

(3)是否对三种情况的最大值进行比较;

(4)对问题的讨论是否完善.

本问题是一道较复杂的市场营销问题,不能直接建立函数模型,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本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函数模型在同一个问题中的不同情况下可以是不同的,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完善性.

[活动5]

1.归纳、小结.

2.作业:

教科书习题26。1第9、10题.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本节课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是否理解;

(2)学生是否能全面的分析问题.

总结、归纳学习内容,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语言归纳能力.

第6篇: 初三数学课件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 3.50元

铅笔0.8元橡皮 1.52元日记本5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一、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平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

(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一、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关: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习。

2、6厘米=()分米7元2分=()元

0.6元=()角7.6米=()米( )分米

第三关:配钥匙

第四关:我创意,我做主

用0、1、2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二、总结延伸

1、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2、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满分是10分,你能用小数为自己组的表现评分吗?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xuekejian/4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