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总结报告】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报告【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报告1

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因此,我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应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包括我并不是很积极,要么干脆不来,要么懒散地在教室里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看课外书籍等等。当我试着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这个现象: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在没上这门课之前就预先地认为这门课没意思、没有用,所以上课没劲。可以看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这门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有用之处”没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因此,我认为老师要想上好这门重要课程,首先得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讲清楚这门课的“有用之处”,让我们知道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能收获些什么。那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呢说到底,老师能教给我们什么呢?

按照相关文件的论述,《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的形势,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当然是高屋建瓴的概括。但如果老师照抄照搬、机械地讲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肯定很少有同学想听。而换一种思路,从提高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视角探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国家和社会的形势与政策连着各行各业,连着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分析,理性思考,准确判断,这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之一。“两耳不闻窗外事”,闭目塞听,对世界和国家的形势发展、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无所知的人决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辅之以恰当的论证,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能力素质教育与科学方法论教育的有机统一。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老师到底该怎么教,是一个争论比较多的,采用讲座的形式上课;有的主张问题。有的主张“讲座式教学法”,使课程更为生动,有的主张“互动教学法”引进“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主张“实践教学法”,更多地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应该说,上述这些主张都是教学实践中的有益和成功的探索,都值得我们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借鉴。然而,作为课程化教学“怎的“形势与政策”课,仅仅用上述某一种教学法,显然是不够的,么教”必须与“教什么”结合起来。对此,我认为,教学有道、教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常,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所讲授的内容,以具体的事件、政策、社会现象为主,而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清晰的理论脉络和讲授线索。于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形势与政策》课如果干巴巴地讲事件、政策等实际问题,那就没味道了,似乎也“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传媒了解到正在发生的一切。其实,单纯地罗列时政,本身也不符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初衷,不符合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形势观、政策观及科学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决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因势论理、因事论理、事理结合,把理论阐释与实际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彰显《形势与政策》课的魅力。

其次,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需要事理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历史感,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因为任何社会现实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如果我们不了解现实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变化过程,《形就很难对其有全面和较为深入的理解,势与政策》这门课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忽视问题的历史与背景传授,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半截子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既要重视时政问题的横向联系,又要重视纵向联系,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题在当下是什么形态,还要告诉学生在历它是什么形态,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

再者,讲授与对话相结合的原则。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现代传媒日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思维敏锐,思想活跃,利用现代传媒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基于这一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有的甚至非常熟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能搞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必须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讨论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对学生比较片面的观点给予恰当的引导。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有色,充满活力,富有魅力。

最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性特点,基本上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些社会热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都能够切身感受得到,都可以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不能关起门来搞教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而要把课堂上讲与走出去看结合起来,让我们带着问题到社会上去调查研究,然后把调研心得带回到课堂,实现理论升华。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切身的体会,又可以丰富教学的载体和内容,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的效果。

最终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学校开设的这门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不断地向前迈进,不断提高。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报告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新时期。

当前的经济形势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都比较稳定。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内需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度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展与质的提升。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消费需求的扩张力不够强劲,投资的接续能力不足,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偏紧,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消化过剩的产能,节能减排的压力还比较大;地方政府债务和国际金融风暴有待化解和防范。

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对此,为稳定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纵观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腐败增生,腐败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顽疾,它的出现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对此,我们现正在积极应对,以来,党中央对反腐败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组合拳”,扎实推进反腐败行动,反腐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再次是反腐败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国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弹不长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员、医生还是高人,击中谁就是谁,打‘老虎‘’苍蝇’绝不手软。国内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外部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落实了工作,但就业状况不好,进退维谷。这一批不得志的大学生构成了“蚁族”等“族化”群体,***“族化”应从几方面入手,政府上,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环境;教育主体上,结合社会需求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自身层面上,正确定位,做好自身发展。我国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现状,产能过剩呈现着全面化特征,传统产业和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均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部分产业出现绝对和长期产能过剩。

当今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只有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以事业的发展,不断开阔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才能更好的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报告3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下面谈一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

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

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欧盟的东实质是在侵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相反,欧盟抓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导弹防御体系。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之而来的是兴起了“中国威胁论”这一说,但这实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国家安全。

二、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有了良好的外交,才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吸引外资,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报告4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说说现在有点实际意义。曾看过一篇报道讲美国的贫富悬殊异常严重,其实中国也差不多,有人穷奢极欲就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没有真正的公平,一切只是相对。社会的黑暗面不如说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怪。我们活在现实的世界就不祈求柏拉图式的天堂,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就是合作。国与国之间需要合作,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合作。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粉饰太平毫无意义。“重脸面轻实利”要不得,哪国都有自己的问题,总唱赞歌不解决问题。中国的中庸之道由来已久。它有一定价值,但害处也不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人愿当出头鸟,总希望别人来说。今年的__有何成果在此不做探讨,只是一些代表不涉及敏感问题,竟扯什么“男人节”“女人节”让人捧腹。有问题就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后或许会有办法,但回避绝对不行。有人讲今天的中国还是小家子气,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认不足,是因为自卑,对自己的严重不自信。要面子是传统,别人不会理解“面子”对中国人的意义,但有人会利用这一点占我们的便宜,吃亏了还得表现的很高兴。想必也只有我们愿意干了。

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左右世界,这是事实。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一件件解决问题,未来一切都有可能。所谓外交无非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利的最大化,即国家利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是各国外交不断“博弈”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中国不能乐观,但也无须悲观。我认为,台湾会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但很可能是有代价的从美国取得。当放手台湾对美国有利时,台湾就是中国的了。那时,日本会是另一大制约中国的因素。同时朝鲜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威胁。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真正的劲敌是日本。大和民族有其自身优势,我们一贯不把日本放在眼里,曾看过一本书讲述大和民族精神。不管是樱花还是武士道都不可小觑。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几次能从瓦砾中迅速崛起,难到不可怕吗?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日本的学者大量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难道人家真就对你有兴趣吗?不是!是在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的教诲,人家应用在国际关系中,我们用在内杠上。中国人在外有“一人龙,三人虫”之说。不管对错,我们都该警醒了!现在不早做防备,当事实发生了再做事后诸葛毫无意义。

国际关系就是人的关系。只要国民整体素质上去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才有发言权。回归到底还是要抓教育,从儿童抓起。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更要珍惜大好时光学习,奋斗。国家的路需要我们走出来,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需要一步步踩出来。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报告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策观、形势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探索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结构合理、人格修养高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对提高课程建设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状况,我们对教师状况开展了实证调查研究,特别是针对“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次调查主要抽取了北京交通大学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不同专业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940份,有效问卷1940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同时召开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调研会,获取相关资料。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

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满意情况直接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有关。

1.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在参加调查的同学中,581人对教师的讲课表示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30%,有1008人对教师的讲课表示比较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52%,有251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讲课表示不太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13%,还有97人表示不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5%。如下图所示:

2.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评价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内容的满意情况,有454人表示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25%,有1019人表示比较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56%,有255人表示不太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14%,95人表示不满意,占总人数比例的5%,如下图所示

选择对教师教学内容认为不太满意、不满意的同学的主要原因是(此题为多项选择),有176人认为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有143人认为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时效性不强;有136人认为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不够深刻;此外,还有117人认为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观点不够鲜明。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讲授不够深刻、内容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表示不满意,《形势与政策》课仅仅把形势讲清楚是什么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信息,准确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用知识与智慧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3.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评价的分析

在调查中,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带来的收获与帮助是积极的(此题为多项选择题)。有1340人认为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到国内外形势;有1045人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使他们对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很大帮助;有814人认为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有729人认为提高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有622人认为通过学习,他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在调查中有近18%~19%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手段陈旧、备课不够认真表示不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态度是肯定的、积极的,并希望能够从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形势政策分析与判断能力。但是,由于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手段缺乏革新,教师教学态度还不够认真、教学备课投入时间较短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水平,从而也就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学生自身学习发展的需求与师资队伍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的分析

1.教师队伍数量较少,结构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专职教师很少,数量有限,而兼职教师较多,这种结构失调不利于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教师骨干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师队伍数量少对于深入开展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的讲授、相关课题的研究极为不利,难以找到学科持续发展的增长点,难以形成稳定发展的学科体系。久而久之,会导致恶性循环,阻碍了“形势与政策”课学科建设与发展。由于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以兼职居多,以学生政治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专职教师较少,造成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处于一种“少、散、杂”的状态。这种较为松散的师资队伍结构会造成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研究的欠缺,容易出现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的局面,对于课程的学科定位、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功能、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从而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对于所教专业缺乏学科意识与学科建设发展的方向,缺少学科保障,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本身有着繁忙复杂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安心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系统研究与学习。加之“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对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对教师理解、认识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有着较高需求,对教师的政治素养水平和理论功底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及时捕捉、积累教学素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这种现状很难使他们有足够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准备教材,安心备课,难免会造成上课准备不足,教学内容枯燥、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呆板,综合教学水平不高,影响了教学内容。

3.教师队伍综合地位不高,教师个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各个高校基本都已经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但一些高校还存在着对该课程思想上不重视,在课程管理和建设上还存在一定误区。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上流于形式,课程开设不能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课程管理较为松散,上课时间、地点与上课形式随意性较大;课程专业方向缺少明确性和稳定性,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学生选课与对教师的评教考核等没有纳入到学校教务系统之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深了对“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误区,不仅在大学生眼中看来,“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公共课、专业课,就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也存在着一定差距,专业课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人员也会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不是一门规范、“完整意义”上的课程。这些势必影响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整体地位,并使其在专业研究、学术研究及个人专业职务晋升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在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精品课程等方面缺乏优势,影响整个队伍的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关系着能否培养大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培养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拥有较高教学业务素质,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就显得尤为必要。

1.强化制度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为保证“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发展,提高师资整体水平,要强化制度建设,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模式各高校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学生工作部组织模式,即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管,通过设立“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由学生政治辅导员为主体来授课,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工作;二是党委宣传部组织模式,即以学校的党委宣传部为主管负责单位,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聘请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考核;三是学院组织模式,即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的思想政治理论部负责,将少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各学院辅导员都纳入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体系中来,成为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教师群体。不论那种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工作责任,并配备专业背景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健全师资队伍,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群体。

高校要重视“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必须建立良性发展机制与保障机制。要帮助“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明确自身努力方向与发展目标,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学历深造、课题申报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充分调动上课教师的积极性。辅导员实行双重晋升机制,学校应专门成立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使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有助于自身专业技术职务的发展。辅导员上课要建立授课教师准入制度、教师互相听课制度、督导制度、学生网评制度、严格教学的各个环节,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

2.集中优势人力资源,健全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优势与特点,不同年龄结构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梯队,实现教师之间信息资源优势共享,密切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是应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多变性与综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效性强,教学内容设计到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单靠专职教师很难完全胜任这项复杂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相关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校外资深学者、教授的力量,不断充实兼职教师的队伍,集中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建立《专家库》。《专家库》包括国家各大部委的科研机构,军事院校及著名高校等有关单位从事国内外政治、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国防问题以及国际问题等专家学者及充分发挥校内各级领导的作用,并建立校院二级领导的讲课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互补性强的特点,形成优势。

第二,充分发挥各类“教材”的作用,建立《资料库》。《资料库》包括:和“形势与政策”课讲授内容有关的中央文件,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争论;学生网络的重点互动的问题;各种不同版本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以及专家学者的讲话稿和光盘等。从而做到了课程资料丰富、时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针对性强;通过课前研究与集体备课环节增强了青年教师上好课的自信心,丰富了教师的知识体系。

第三,充分抓住“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学术研究的方向不同的特点,建立《专题库》。包括:国内外政治形势分析,经济论坛,时事热点,“三农”问题,,教学改革,国际问题等等。针对不同教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讲授,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形势与政策”课开课量大,时效性强,集中度高,内容丰富,缺少完善的教学体系,只有学问渊博,见识深远,对各类时政熟练掌握的教师才能胜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相比之下,课程的要求与教师素质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比较突出。为此,要健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学习培训机制。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与学术交流工作,积极输送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

同时,还应定期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之间的内部交流,如学校每学年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讨会,学校搭建平台,通过申报课题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研究;资历较深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开展业务交流。高校每年要定期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的集中培训与学习,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同时,还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管理经验,校际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以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bangongwendang/5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