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小学语文】

【篇1】南京市2006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讯录晓庄班

  第一个建议:不要把自己只作为学科教师,要视为教育者。勇于反思,善于思考,做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者。作为一个人,不论蛰居象牙之塔,还是高占庙堂之位;无论流连市井街区,隐逸山川村野,我们都要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不断反思,我们在教些什么?我们在怎么教?学生从我们的课堂上获得了什么影响?他们过得幸福快乐吗?作为一位教育者,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语文教育领域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如:

  (1)反思名师。可分为内涵型名师、当红实力派名师、技巧型名师等。也可分为暂时性名师、长远性名师等。技巧性名师讲究好看、好听、热闹的课堂,讲究师生互动、媒体展示、过程环节的完美。善于表演、做秀,到处走穴的大多都是。内涵型名师是人的思想修养、教育艺术都达到和谐深厚的程度,甚或到大象无形、无招胜有招之境,如老一辈的斯霞、袁蓉、霍懋征、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等。当红实力派如.......。

  要敢于质疑名师。名师是一种榜样,一种引领,一种事业、追求、精神、品格的引领,但有些名师学问深而心不稳,读书多而修为不够,有时牢骚满腹,有时狂妄自大,喜好展示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和正在走红的感受。对待名师有三种态度:俯视、仰视、平视,我们宜采用第三种。(举例《高处不胜寒》)

  (2)反思教材。教材大多具有经典和规范性,但也不尽然。(举例《这样的课文不学也罢----质疑〈在金色的沙滩上〉和〈一面红旗〉》)

  (3)反思当下流行的教育经验。综合的如洋思经验、杜朗口经验等。语文界的如诗意语文、深度语文、情境语文等。问答---对话;教材---文本;阅读理解----主题探究

  第二个建议:作为一位骨干教师,我们要做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人。要改变传统的参加培训的思维方式,即我们希望培训者口吐珠玑,妙手回春,能传授上乘的武功秘籍,我们则只需听报告,作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方法是想用一个人的思想同化全会场、全礼堂的头脑。----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常常是,听众们在会场上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高温升至360度,培训后不久就血流凝固,心冷如冰,温度直线下滑至0度以下。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改变去问题化的思维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习惯。老师讲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学员应始于迷茫,终于迷茫。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新的问题而去。虽然我们的内心更加敞亮,收获更加沉甸甸。让我们共同创设一个问题的空间,思考的空间。

  我们不要只当听众,要做研究者、观摩者,勤于研讨,乐于分享,要从中镜鉴。做一个课堂上有贡献的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有贡献的人

  曾听人谈起这样一件事:国内某名牌大学的一位高材生到美国留学,课堂上这位学生认真听讲,作业更是完成的出色,可一学期下来某门课还是只得了个c等的成绩。看着平时学得轻松成绩不错的外国学友,他心情非常郁闷。后来他接受了一位学友的建议,去找该课的执教老师谈谈。老师想了一会问道:“你听过我的课吗?”“我没有缺过一节课呀,作业次次都是优等呢。”学生委屈地说。“那你在课堂上提过问题吗?帮同学解答过问题吗?”高材生更不解了:“课堂上您讲的我都听懂啦,没有不懂的问题,而同学提的问题实在太简单。”老师郑重的对这位中国学生说:“我的课堂欢迎有贡献的人,而不欢迎消费者。”

  看来,这位外国老师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不是看你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作业是否认真完成,而是看你课堂上是否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乐于交流,真诚合作。如果你做到了后者,你将是对课堂对师生有贡献的人;反之便是一位只接受不付出、只索取不奉献的消费者。有贡献的人老师评价就高,消费者当然只能得到一般的成绩了.

  仔细想想,这里涉及到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以接受学习、机械学习、个体学习和被动学习为主,教师满足于学生听懂听会、理解记忆,而不强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创新。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追求发展的生命体;他获得的更多是结果的些许成功,而绝少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那种大胆质疑的浮想联翩,那种豁然开朗的妙不可言,那种合作探讨的共鸣与碰撞,那种创新发现的幸福与颠狂,乃至不解、疑惑、争辩、对抗...而这些才丰富了生命的色彩,体现了学生发展意义上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正在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改变学生的存在方式,使其从课堂的消费者转变为贡献者,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参与学习,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去感悟学习,体验创新,分享快乐。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贡献者,作为教师,一要转换自身角色,要从知识的授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着,探索创新的引领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二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学习。三要优化课堂问题情境,走出“去问题化”的传统教学误区,引导学生从解决小疑问到思索大困惑,心中永远充满知识的谜和解谜的欲望,让学生在迷茫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在创新中提高。这样的教学,人人都积极参与,个个都主动贡献。课堂因有贡献的学生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也在这样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有贡献的人!

  让我们追求诗意的讲述,智慧的表达。让我们沟通从心开始,做到真诚晤对。

  第三个建议:作为一位骨干教师,我们要做一位勤奋的读写爱好者。语文就那么点儿事儿。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主要在读写上。如果你不喜读爱写,你当了语文教师,有可能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特别是咱们骨干教师,再发展再提高的生长点就是读写。如果你激情满怀,你就学王松洲,窦桂梅,如果你性格温和,你就学于永正,魏书生,薛瑞萍。但是,你无论学谁,都需要用阅读打开视野,用写作提升思想。看云、韩兴娥的海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点点滴滴,成败得失,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坚持每天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写教学随笔,坚持下去,一年两年,你就会彻底改变了自己。(朱永新的教育保险储蓄)关键是从现在开始!关键是每天坚持!(哪怕是无话时一句两句)

  第四个建议:作为一位骨干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敏感的心灵,敏捷的思维。更要有闲适、淡定、从容的内心。教师如同学生,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没有闲暇就没有自由发展;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对教育的深刻的、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与把握。罗贯中、施耐安、曹雪芹、吴承恩在闲暇的状态下,完成了四大古典小说;王羲之在闲暇之余完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李白、杜甫在闲暇之余留下了数千首灸快人口的诗篇……教师需要适当的压力,更需要闲适;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与需要合理的方法指导,先进的思想指导。

  不要让繁杂的事务把心塞满,要有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看得见小草的发芽,鲜花的盛开,听得见清风的口哨,小鸟的欢鸣。闲适的心灵充满童心童趣,充满天真和好奇。拥有心灵的闲适才能拥有创造、成功的人生。请学员读肖川《闲适》

  现在的社会已经浮躁的放不下一张书桌。(抗日战争爆发,整个华北放不下一张书桌)喧嚣的城市,欲望的城市,到处是水泥森林的城市,今天的社会是经济社会,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名利、喧嚣充彻了人们的生活,教师需要生活,一些人把教师当成了职业,而不是事业,他们不再只图虚名,而更希望追求实惠。难免教师会变得心浮气躁,如此肤浅。第二,过重的负担也是教师肤的主要原因。教师的劳动本应是脑力创造性劳动,但现在许多教师更多地重复体力劳动型的脑力活。教育从上至下,多头娘家,美其言为了教师成长,为了学生发展,为了教育振兴,一层层的下达任务,论文、课件、笔记、教案、特色……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只能忙忙碌碌,机械呆板地疲于应付,从而加重对教师的践踏,对教师的摧残,使教师暮气沉沉,未老先衰。人的心灵何处安顿?只好寻找静谧的田园,属于教育的心灵的净土。农村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教育家的教育梦往往都跟农村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弗雷什中学、马卡连科的教育诗、陶性质的晓庄师范、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先后任教、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叶圣陶先后讲学的春晖中学,都在乡间。

  心灵闲适的人能创造出一个超脱庸俗的境界。读一篇小文

  “读书一定要有书的香味,书的形状,书的个性。根据书的内容的不同,我喜欢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比如,读古文的时间要在深夜,点上一根蜡烛,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得慢慢读,慢慢品味;读诗歌的时候最好是在下雨天,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的把诗歌读出来融入雨中,想着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读者是各种魂牵梦萦的语言,不仅悲从中来,甚而号啕大哭;读小说的时候最好在野外,或湖边或山脚,把自己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大喜大悲都有山川河流相呼应,不亦快哉;读哲学书籍,应该去闹市,在人参等非指出思考存在的意义和出世的意义,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会出问题,因为你一抬头就看到了热闹的人间。”

  第五点建议:快乐的生活,智慧的工作,幸福的成长。教育不是牺牲和奉献的代名词,教师的宿命不是满脸皱纹和步履蹒跚。我们青春常驻,美丽永远。因为我们有梦想,有激情,我们教育着,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幸福是一种心态,心态端正了,成功失败笑谈中,酸甜苦辣都受用。幸福是一种追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付出代价。有人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是不切实际地浮夸,想用一棵“秋天的菠菜”赢得别人一生的爱情更是白日作梦。是啊!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虽然追求和努力中也有痛苦,但人生之美就在这努力追求的过程之中。幸福是一种体验。每天去聆听自己教育世界里学生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每天去寻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在学生身上溶化、萌芽、生长的感觉,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幸福是一种共享,把你的经验、喜悦乃至失败、痛苦告诉同事、朋友,让他们和你共同分担。幸福是一种成长,和学生一起出发吧,战胜失败,追求成功,共同走过生命中的难忘历程。不要只做人梯,要和学生一同攀登,共赏雾霭、流岚、霓虹;不要只做蜡烛,要像璀璨的华灯一样,照亮学生,也光彩自身;成就学生,也幸福自己。

  只要你愿意,今天的听众,明日就会登上报告的讲堂;只要你努力,今天的家乡骨干,明日定会走出中原濮阳。在今天教育的黄金时代,大家行动起来吧,你切莫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那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走起来呀,和伙伴们一起,快乐的行走在语文教育的路上。

  送给大家几句话

  眼界决定境界

  思路决定出路

  作为决定地位

  实力决定魅力

  才能决定可能

  教有灵魂的语文,做有魅力的教师

  第六点提示:讲课 安排及学习形式、要求

  讲课安排,主要几种板块:报告反思式;案例分析式;互动研讨式;论坛交流式。具体安排是:

  1上、《给骨干教师的建议》;探讨反思《亲情测试试出了什么?》 1下、《怎样说课》;《两小儿辨日》对比评

  2上、《小学语文是什么?》;导课、结课大家试; 2下、《农村作文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论坛:一堂好课的标准大家谈。

  3上、《谈谈语文的读》;(讨论:《乡村无名师》说明了什么?)识字教学锵锵大家谈; 3下、作业汇报(任选一题):《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的关系》,《我心中理想的语文教师》,《我当语文教师的理由》

  学习形式:“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研讨为主线

  学习评估:出勤---平时发言和贡献---作业

【篇2】南京市2006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讯录晓庄班

在集中培训的二十天中,我认真地聆听了黄建国、喻金水、谭少虞、邱伟华、王金瑞、胡银泉、黄宗仑等十多位专家的讲座,听取了李保伟等多位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以及观摩了多节优质课等等。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中我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9月起,我上了四年级的科学课,在教学中我能够将集中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于10月22日至26日在万安县城实验小学实习一周。在实习期间,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认真上了一节汇报课。经过一周的实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在课余时间,我能坚持记录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小小的进步,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写出了我的教育——《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经过这近半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我对小学科学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思想有了大转变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对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科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事情具有较强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需要、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第三、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应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

  1、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前我们总认为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学生要绝对的服从,特别是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是容纳知识的容器。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而科学课程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的。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

  2、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自然会成功的。通过培训学习,我知道目前提出的科学探究法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主,相对而言是适合科学课程的。自主的探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喜乐。

  参加了这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意味着我们将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法率先走进课堂,同时也意味着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法率先和影响周围的其他教师。虽然我们有时也会充满困难、挫折或困惑,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新经验、新发现以及新的飞跃。

  智慧不是靠灌输获得的,成功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之上的。本次培训通过专家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本人受益匪浅,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科学教育事业上,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骨干教师的作用。

【篇3】南京市2006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讯录晓庄班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教指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而现实是,我们科学教师都是由单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教师组成,与专业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缺陷交极大地限制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县科学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其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通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生许多感悟。

如在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说《焦耳定律》的教学设计时,他为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采用实验探究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来创设情景来引入新课。演示实验:用相同的导线分别给电灯和大功率电炉供电,让学生触摸导线,建立同一电路电灯和导线发热情况不同和不同电路中导线发热情景。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Q与哪些因素有关?3、增加自主探究的开放性和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根据学生的猜想结果,分组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4、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汇报实验结果并讨论评析实验结果。阅读教材形成焦耳定律。

例如,为了实施双基础,我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给出结论或通过简单的例子得出结论,然后花很多时间解释结论并加以巩固。通过校本活动的发展,我了解到以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通过场景的创造,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同时,我也意识到,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收获?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意这一点。特别是在问题的设置中,我们必须考虑各级学生。设置的问题应该首先有梯度,容易和困难,并从简单到困难。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启发,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深刻的思考虑。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师的自身条件不同,特点不同,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后续发展的目标也应该不同。因此,在推进教师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倡导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目标,努力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培训形式多样性和开展活动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师培训首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mianfeishiti/4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