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大班教案】

记得几年前,我和办公室的几位同事因为工资的事发牢骚,莫名地就把配偶的工作和薪水扯进来了。尴尬的是,几位女老师的爱人都不在教育界,而且薪资待遇远高于我们这些“教书匠”。

惆怅之余,我感叹了一句:“优秀的男人谁还教书啊?!”

全场哗然,女老师们反问:“那你还教书?”

“咱不是不优秀嘛!”我坦然承认。

大家都笑起来……

想来已经过去十年的事了,最近又让我为这句话深深的震动。

去年十一月份,学校进行新教师招聘。我受学校派遣到几个有名的师范大学进行宣讲。我所在的中学是省会城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名校”上门招聘,这是好消息!应届毕业生们踊跃递交简历,一个大教室里座无虚席。但是放眼望去,竟然满堂“巾帼”,鲜见“须眉”!近200人的大教室里几乎看不到男生。我和参加招聘的老师面面相觑,满腹狐疑。

宣讲结束,亲自留下几个专业的同学打探“底细”。不问还好,一问不禁错愕:中文专业一个班96个人,只有16个男生;数学专业106个人,只有11个男生;英语专业就可怜,98个人,中有6个男生!同学们开玩笑说,整个班里就像女儿国一样。更可虑的是,毕业季,男生们很少选择当老师,绝大部分都“另谋高就”去了。

回来之后,几位负责招聘的老师也是感慨不已,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偶然,而且近年来似乎“愈演愈烈”,到师范大学里招聘男生越来越难了。教务处主任叹着气说:“教师的性别比例失衡也越来越严重了,高中还好一点,每个教研组都还有几个男教师。可是,初中都快变成娘子军了,有些学科竟然没有一个男教师!”

想起前些年,教育部门提倡幼儿园增加男教师的比例。现在想来更加好笑,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都已经出现教师“性别危机”。我们不禁要问:男人都去哪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明摆着的:满大街都是啊!对啊,中国的男女比例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基础教育领域留不住男人,师范大学里男生越来越少,又说明了什么呢?

想来,最重大的社会现象都有最基础最朴素的生活原理。平心而论,如果当老师薪水高,生活优裕,应成才子必争之地,还会有这样的“荒凉”吗?

有些现象由来已久,早就见怪不怪了。幼儿园几乎清一色女老师,小学只有几个男老师,初中极少部分男老师,高中少部分男老师,大学老师男女比例持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为什么是这样?可否倒过来呢?首先我们想到的是性别特点和职业适应性,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脱离母亲的呵护,女老师细心温柔,这些岗位当然“女士优先”。小学亦然,初中次之,高中更次之。但是如果这个比例滑下的速度和幅度太大,甚至有极端化的趋势,这还正常吗?

其实,问题是明摆着的,甚至答案也是明摆着的。可是该怎么解决,由谁来解决呢?

社会中的分工和薪酬待遇,从来不是平衡的。但是国家的战略发展和长远规划层面不能忽视这些要素的改变。当基础教育领域的男性大量流失和“改道”,最富工作支撑力的社会群体远离基础教育,会带来什么结果呢?除了相应情感形态的缺失和课程短板,必然还会带来社会价值观的整体变异!那就是有出息的男人不当老师,好男儿不要从教,更准确地说,中国社会,精英人群不在教育行业!那么,中国的未来掌握在二流甚至三流的社会人才手里,“中国梦”会好到哪里呢?

社会人才流动具有天然的趋利性,但是国家战略在设计者那里却又非常明确的规划性和引导性。社会的健康体态全靠主厨的营养搭配,如果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营养失衡甚至营养匮乏,未来会有人质问:谁之过也?

“要想马儿跑,就要马儿吃青草。”“大男人”们嫌弃的行业工资低,待遇差,甚至难以维持温饱,更难支撑社会尊严的情形,已经十分明显,不该引起关注和关心吗?我想说,别等了!培养人才的周期太长,培养一种价值理念的周期就更长,培养一种文化尊严的周期就更是长路漫漫,不可预知。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基础一线教师工资的呼喊和不平,有些有回应,有些没有回应,时间久了,社会中的自然淘汰率就自发启动了,而且已经积久成病,积重难返,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

然而,新年刚过,两会传来好消息,国家振兴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令人振奋。作为一线教师,深深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强大的战略智慧和令人敬佩的发展眼光,似乎看到另一个春天正在走近。此时此刻,我,作为基础教育里的亲历者,有义务为我们的队列作加油助力!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youerjiaoyu/1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