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ejyt.com--物理教案】

我们组观察的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这一观察点属于《课堂观察框架》中“课堂教师教学”维度。观察的目的是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和能否启发学生思考。本节课我们从教师提问的指向和层次两个方面进行了观察,下面我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汇报:

本节课,李老师共提问27 次,其中有效问题24个,无效提问2个。这些数据说明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提问有效度较高。

从教师提问的指向看,指向清晰的提问有25个,占提问总数的92.6%,其中在“激趣导入新课”环节有4个,“合作探究认识角”环节有18个,“动作操作画角”环节有5个。从数据看,这些指向清晰的问题多出现“合作探究” 环节,共有21个,在占总数的77%,这些问题无疑是学生理解新知的基础,掌握新知的保障。指向模糊的提问有2个,占提问总数的7.4%,应引起教师重视。

从教师提问的层次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所提问有一定梯度,具体表现在:(1)“有直观答案的提问” 有10个,“有思考价值提问” 15个,无效的提问有2个。 (2)“有直观答案提问”和“有思考价值提问”在“有效提问”中占主要地位,共占有效提问总数的 92.6%。其中有“思考价值提问”有 15个,占有效提问总数的 55.6%,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探究新知,它们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认真观察这三个叫,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从量上来看,在整课节40分钟内提问27次,平均每个问题1-2分钟,在提问最高峰的第2个新知环节内, 20分钟内提了18 个问题,平均每分钟提了1个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角是有1个顶点和2条边这一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距离有关这一难点。而提问次数增多的原因,最主要是直观答案问题的增多。在整节课的提问中,是“有直观答案提问”占提问总数的438%。以上分析说明本节课老师的提问数量适中,这样的提问对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李老师设计的问题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如情景激趣时问:“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也有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老师提问还能注重细节。当学生回答“黄角大”时,老师立刻追问了一句:“为什么是黄角呢?”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追问,实际上是科学思维的引导,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纵观本节课的教师提问,多围绕两个主问题,“角各部分的名称”、 “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叉开的距离有关”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的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更好地感知新知。

综上所述,本节课:

1、教师所提问题指向性明确,表述清晰,学生能够较顺利应答,这是作课教师自身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在以后教学中要继续保持、发扬。

2、教师所提问题多样化,层次由浅入深、设置合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建议:

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针对性更强的问题,减少指向模糊或无效的提问?

本文来源:http://www.doejyt.com/jiaoanxuean/12253.html